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资讯

环境检测废气采样安全操作指南(准备、采样、交接全流程)

发布时间: 2025-09-08 作者:admin 分享到:
二维码分享



1准备阶段:出发前的准备工作


1. 了解现场环境


- 提前到采样点查看周围情况,注意是否有高空障碍物、漏气气味、电线裸露等危险。如果是在工厂或管道附近,要确认通风是否良好,避免进入封闭空间(如地窖、储罐)前先通风半小时以上。  

- 观察天气,大风、暴雨或高温天暂停作业,避免发生意外。


2. 穿戴好防护装备


- 基础防护:穿防滑工作服、戴安全帽、防滑鞋,避免穿宽松衣物被设备勾住。  

- 呼吸防护:如果闻到刺鼻气味(如酸味、臭味),必须戴防毒面具;进入可能存在缺氧的密闭空间(如污水井),需佩戴氧气瓶和呼吸面罩。 

- 特殊防护:高温环境加隔热手套,雨天穿防水靴。


3. 检查仪器设备


- 设备清单:采样器、流量计、电源(带备用电池)、安全绳、气体检测仪、采样管等。  

- 设备检查:  

- 确保采样管无破损,连接处拧紧不漏气。  

- 给设备充电,检查电量是否充足。  

- 确认气体检测仪能正常报警(如检测到有害气体会响铃或亮灯)。  

- 固定设备:采样器、支架等要稳固放置,防止被风吹倒或掉落。


4. 设置安全区域

- 在采样点周围拉警戒线,挂警示牌(如“危险,请勿靠近”)。  

- 准备急救包(含止血带、消毒药水)、灭火器,确保手机电量充足以便紧急联系。

 

2采样阶段:现场操作注意事项


1. 高处作业安全

- 使用升降梯或脚手架时,必须由专业人员操作,自己攀爬时抓紧扶手,脚下垫稳。  

- 采样人员系好安全绳,下方有人扶稳梯子或平台。工具用绳子绑住,防止掉下去砸伤人。


2. 正确使用仪器

- 启动设备:开机后等待仪器预热(约10分钟),观察流量是否稳定(数字波动不超过±5%)。  

- 采样操作:  

- 采样管尽量伸到烟囱或管道中心位置,避开弯道或障碍物。  

- 如果气体有腐蚀性(如酸雾),采样瓶要换成耐酸碱材质(如塑料瓶)。  

- 实时监测:边采样边观察气体检测仪数值,如果出现异味、仪器报警或头晕恶心,立即停止作业,撤离现场。


3. 用电安全

- 所有设备必须接地,电线不要缠绕或泡水,避免漏电。  

- 在易燃易爆场所(如加油站),禁止使用手机或非防爆工具,防止火花引发爆炸。


4. 样品采集规范

- 防污染:采样管用前用干净空气吹洗3次,避免残留杂质影响结果。

- 密封保存:采样后立即用胶塞或密封盖封紧瓶口,防止气体泄漏。吸收液样品要装满瓶子,减少空气接触。  

- 特殊处理:高温气体需冷却后再装瓶,防止瓶子炸裂;腐蚀性液体用玻璃瓶装,避免塑料被腐蚀。


3交接阶段:样品保存与运输


1. 样品保存

- 密封好的样品瓶外套泡沫箱,填充防震材料(如海绵),避免运输中碰撞破碎。  

- 易挥发样品冷藏保存(放冰箱保鲜层),避免高温加速挥发。  

- 样品箱外贴标签,注明采样时间、地点、气体类型和“小心有毒”字样。


2. 运输安全

- 轻拿轻放,禁止抛扔样品箱。  

- 车辆行驶中固定好样品箱,防止急刹车时倾倒。  

- 运输途中保持通风,避免车厢内气体聚集引发危险。


3其他重要提醒

- 团队协作:至少两人一组作业,互相照应。

- 禁止行为:采样时不要吸烟、进食,避免接触不明液体。

- 应急处理:

- 发生泄漏: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,撤离到上风口,通知专业人员处理。  

- 人员受伤:先止血包扎,拨打急救电话,切勿随意移动重伤者。


4、工具与防护用品清单

个人防护:防毒面具、安全帽、防滑鞋,防止吸入毒气、砸伤、滑倒

仪器设备:采样器、气体检测仪

安全设施:安全网、警戒线、灭火器  防止坠落、隔离危险区域

应急物品:急救包、对讲机、备用电池  处理伤口、保持联络、延长设备使用时间。

 

通过以上步骤,既能保护采样人员的安全,又能确保样品有效,为后续检测提供可靠依据。安全无小事,每个环节都需严格遵守规范!